晦涩又诡异的暗号、混乱又暴力的视频、夸张又古怪的玩具……随着AI(人工智能)的发展,一些借助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风靡网络,特别是针对经典文学形象及动画主角的魔改更是令人匪夷所思。这些被称做“赛博垃圾”的内容也悄然潜入孩子们的生活。
名词解释
赛博垃圾 “赛博”是英语“Cyber”的音译,源于希腊语“Kyber”,原意为“舵手”,现指与计算机、网络或数字化技术相关的事物。赛博垃圾则主要指借助AI等技术生成,低质量、无营养,甚至虚假、有害,具有极强误导性的数字产品,很容易对未成年人的审美培养和心理健康造成潜在危害。
调查1
用AI创造怪物种
外形怪诞低俗 名字就像咒语
“‘通通通通萨胡拉!特啦啦雷洛特雷拉!’这都是什么?儿子最近嘴里总是不停念叨,跟念咒语似的。”家住西城区陶然亭的刘女士向朋友们谈起自己的烦恼,并展示了一段手机视频。屏幕上,只见5岁半的儿子正手舞足蹈地重复着一段节奏怪异、语义不明的句子,神情亢奋却又说不清所以。
伴随这些“咒语”般语言一同流行的,还有一批光怪陆离的形象:长着诡异人脸的木棍人,穿着耐克鞋、眼神凶狠的鲨鱼,造型狰狞的鳄鱼头轰炸机……“同学告诉我的,叫外国山海经,这些都是它们的名字。”当刘女士询问这些内容的














